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发挥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柞蚕产业

    信息发布者:cct110
    2016-12-19 15:36:41   转载

    中国是世界柞蚕的发源地,柞蚕业是我国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特色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和绝对的垄断地位,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做出过重大贡献。河南省是我国唯一的桑柞并举的蚕业生产省份。20093月,中国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教授专程来到河南考察时曾强调指出:“河南蚕业在全国位置重要,优势明显。桑、柞蚕并举是河南的一大特色,柞蚕居全国第二位,桑蚕居全国第九位,一化性柞蚕资源是世界仅有的珍贵资源。河南既是蚕业的适生地,也是发源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劳力充裕,发展蚕业前景广阔。河南蚕业,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样也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好河南蚕业,造福百姓,不仅是河南的责任,也是我国蚕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河南蚕业的发展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将我省蚕业列入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河南省政府也把蚕业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特色经济作物。

    一、    南召县柞蚕产业的历史地位与现状

    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隶属南阳市,古有“北扼洛阳、南控荆襄咽喉”之称。全县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62万人口。“南召猿人”的发现证明南召是早期人类发源地之一。南召县的基本格局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份道路和庄园”。多年来,南召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进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实施科技兴农,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的提高,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健康发展,2011年,“蚕、林、牧、渔、菌”五大主导产业产值达6.6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

    据史料记载,南召柞蚕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国八大古蚕区之一。早在五六十万年前,南召猿人便在境内繁衍生息,并探索采麻、取茧作线。此后,蚕丝之利,广为人知。柞蚕的大规模饲养,始于西汉,盛于明清。西汉后期南阳郡守召信臣从不放松“劝民农桑末归本民以殷富”。起隋唐至明清,民需、贡赋尽赖蚕丝之利。清末民初“实业治国”大兴,使宛地一度“孺妇会络经,处处梭子声”,形成了南召丝织业的盛况,南召县李青店、白土岗、南河店留山等地山丝绸交易呈现一派兴隆景象,大型山丝绸行店、货栈、市场车水马龙,呈现一派繁荣景象。1921-1931年,南召柞蚕达到全盛时期,柞坡利用面积达200余万亩,蚕农10万户,织机2万余台,产茧8万多担,丝绸15万多匹,年出口创汇1200多万两白银,丝绸远销欧美各国,被誉为南召柞蚕的“黄金时代”。建国后,柞蚕业持续大发展,195812月南召柞蚕生产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荣获周恩来总理签名的国务院奖状。1989年南召县被确定为“全国19个柞蚕基地县”之一,是全国唯一的一化性优质柞茧出口基地。2000年,南召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柞蚕之乡”,2003年“南召一化性柞蚕、茧、丝(绵)、绸”又通过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并标记注册登记,现已获得商标注册登记的一化性柞蚕系列产品达17种,这一传统生态产业的产品在世贸组织成员国内受到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共同保护的品牌。20058月被认证为全国首家“有机柞蚕生产基地县”,2007年南召县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东桑西移”柞蚕基地县,为南召柞蚕系列产品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取得了通行证,为河南一化性柞蚕拓宽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南召县现有柞坡面积150万亩,已开发利用面积105万亩。常年放养柞蚕籽8500公斤,产鲜茧近4000吨,养蚕收入达9000万元,柞蚕放养量、产茧量均占河南省70%以上,素有“召半省”之称。全县338个行政村中,262个行政村、78%的农户从事柞蚕生产及产品深加工,全县从事养蚕人员10.5万人,加上柞叶、槲叶采收、绢丝、茧丝棉、丝壁毯等深加工,从业人员15万人以上。全县现有柞蚕绢纺企业3家、年生产绢丝100万米,丝毯生产企业18家,年生产手工丝毯3万平方米,大型丝绵生产企业25家,年生产丝绵被胎1200吨,茧丝副产品综合利用开发企业5家,年生产蛾王酒60吨,鲜蚕制粉100吨,蚕蛹提取丝肽50吨,手工丝毯50万平方英尺,“阿房宫”、“品度”等天然蚕丝绵被等20多个品种以质优、档高畅销欧美、东南亚、中东、澳洲等30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以“东方蚕丝绸”、“阿房宫”丝绸、“夜百合”丝毯、“河南淮南子生物”等为代表的茧丝绵绸深加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绢纺、织绸、制衣、寝饰、家纺、地毯、蚕蛹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系列特色产品,年生产加工丝绵2000多吨,年生产丝绵被胎1500多吨,丝地壁毯3万多平方米,年加工产值5亿元以上,占全国柞丝绵生产量的70%以上,丝地壁毯生产量占全国90%以上。“南召绣女”已成为河南省十大劳务输出品牌。南召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柞丝绵、柞丝毯、柞蚕蛹加工生产销售基地。柞蚕产业已成为南召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财政增长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  制约南召县柞蚕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南召柞蚕产业的发展历史悠久,积淀厚重,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市场发展前景。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变型,尽管我县柞蚕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些发展瓶颈,制约了当前柞蚕产业的发展。

    1蚕业基础仍不牢固,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不高,产业化程度低。集中表现在:蚕农生产规模小;柞树布局基地化、专业化、区域化程度不高;中低产柞坡较多,高产柞坡较少。

    2、蚕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滞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市场配置资源、市场调整生产的程度不断增加,对茧丝绵绸行业基地连接市场、企业走进农户、服务融入产业化经营要求也日益迫切。但是我县围绕蚕茧生产、蚕茧经营、蚕茧加工的茧丝绸企业虽然不少,但产业链条断缺,联系不够紧密,呈现两头粗中间细的哑铃状态,蚕茧、丝绵、丝绸品牌建设相对滞后,蚕蛹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的深加工项目仍处于起步阶级,抵御国内外市场风险的能力低。

    3、柞蚕高级种场基础设施薄弱,高级种子保育繁育严重滞后。柞蚕种是柞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尤其是柞蚕母种、原种等高级种场,是柞蚕产业发展的根基。南召县境内的高级柞蚕原、母种场多为五六十年代建厂投产,至今经济负担普遍过重,基础设施长久失修,多数国营蚕种场制种房屋久远,制种设备落后,技术更新缓慢,职工生活比较困难,生产举步维艰,不能正常开展生产,严重制约着柞蚕产业的长远发展。

    4、科技支撑乏力,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多年来,国家、省、市在南召柞蚕产业的科研推广投入上几乎没有,各级制种场和县乡技术服务机构都存在技术断层问题,大部分集体蚕种场技术人员都在5060岁之间,制种技术人员和技术网络极为匮乏。同时在柞蚕良种繁育、新技术推广、新产品研发上,缺乏科研推广经费,柞蚕生态高产高效省力技术集成难以落实。

    三、南召柞蚕产业发展前景

    1、国内茧丝绵绸产业发展趋势

    蚕业是中国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传统特色产业,丝绸是中国的瑰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茧丝绸行业迅猛发展,一举成为世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劳动就业、扩大出口创汇、丰富国内市场、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2011年国家茧丝绸办制定并发布了《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到2015年,茧丝绸工业总产值有望达2000亿元,并实现茧丝绸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司司长、国家茧丝办主任邸建凯分析认为:“我国茧丝绸行业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专家预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家扶持“三农”、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等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实施,将为茧丝绸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市场空间,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衣着、家纺材料向蚕丝等天然纤维回归成为必然趋势,茧丝绵绸毯行业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发展方向以及丝制品天然、舒适的特征,将进一步满足新型消费需求。可以肯定,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到位,茧丝绵绸内销不断走旺,内需明显增长。

       2、南召县境内茧丝绵绸生产发展趋势

       目前南召县境内有近50家茧丝绵加工和地毯生产企业,其中绢丝企业3家,蚕蛹深加工企业5家,丝绵加工企业25家,地壁毯加工企业18家,这些企业包括集体、民营和个体企业,几乎60%开工不足,加工设备实际利用率大约不到50%,其主要症结是原料茧供应短缺,研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能力不强,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南召县茧丝绵加工和地毯加工企业每年大量从东北调运柞蚕原料,据统计年需求量在2000吨左右,并且随着河南省淮南子生物有限公司等多家柞蚕蛹高科技深加工企业入驻南召,柞蚕茧、丝、绵原料需求将会猛增,原料短缺现象更为加剧。

       3、南召县柞蚕丝被胎和丝地壁毯销售趋势

    蚕丝被和丝地壁毯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统产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现已成为我国茧丝绸制品中的主流产品,开辟了丝绸走向百姓家庭的广阔市场,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由于蚕丝被和丝地壁毯在国内外热销、用丝消耗量大,同时也拯救了中国丝绸、发展了中国蚕业。近几年,我县柞蚕丝被胎年加工量10万床左右,丝地壁毯年加工量5万平方英尺,柞绢丝绸100万平方米,茧丝系列产品年销售量在5亿元以上,柞绢丝、蚕丝被和丝地壁毯的生产和销量每年以10%的速度快速增长,为带动南召茧丝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健的支撑作用。

    4、南召县柞蚕生物制药的发展趋势

        为提高柞蚕的经济价值,增加蚕农的利益,将五龄蚕速冻风干,直接提取氨基酸、壳寡糖、干扰素。蚕蛹综合开发蛹虫草批量生产。目前有关柞蚕高端产品的高科技企业已经入驻南召县产业集聚区,一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届时年产蛹蛋白500吨,蛹虫草300吨,年产值可大6亿元。

    四、发展南召柞蚕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构想和建设目标

    做大做强南召柞蚕产业,必须转变生产、组织方式,要用现代农业生产理念、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加速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生产技术,推进南召柞蚕产业快速发展。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南阳市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总体方案》为总纲,坚持南阳市委提出的“两不三新三化”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国家生态大县”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遵循生态建设规律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生态大县”战略,确立以自然修复为主、生态恢复与建设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加快转变蚕业经济发展方式,强力调整产业结构。开发生态持续高效蚕业是新世纪现代农业的大战略,是一项利在当今、泽被后世的振兴工程、民心工程,只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全行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产业化的思想指导蚕业生产,在思想观念上破除传统农业的束缚,树立商品农业、市场农业和效益农业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增加柞茧、蚕丝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小康的目标,努力提高全县蚕业的整体水平和总体效益;要以保护蚕业资源和环境为基础,走生态、高效、优质、低耗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道路。

    2)、广泛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武装传统柞蚕业。为提高柞蚕的经济价值,延长产业链,推动精加工项目的快速推进,促进南召柞蚕业的快速发展,提高蚕农的收益,建设柞蚕精、深加工项目,实现5龄鲜蚕制粉、提取蚕丝(状)蛋白,制取壳寡糖及长效干扰素等并生产终端产品—口服液。重点从事生物科技开发,经营中药材的种植研发,蚕蛹虫草即北冬虫夏草的开发,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绢纺、制衣、寝饰、丝绵、家纺、地毯、现代生物制药、保健品等为主的蚕业深加工产品,柞蚕系列产品的档次不断提高,依靠品牌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产业综合效益将成倍上翻。

    2、基本构想

    1)、强化基础建设

    柞叶是柞蚕的饲料,为了提高柞蚕放养量和产量,必须提高柞坡产叶量,解决蚕叶矛盾,因此从技术上把蚕坡建设放到了首要地位,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放养技术规程等措施,尽快恢复蚕坡树势,增加水土保持,提高肥力,提高柞墩生长速度,使柞坡不但没有受到损害,反而由于加强了管理及保护,柞坡长势越来越旺盛,使南召柞蚕生产延续了二千多年,经久不衰,并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2)、加强蚕业系列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一是龙头企业建设应坚持规模大,带动面大,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外向型、产品出口有销路,对蚕农的凝聚力及联结力强。二是实施企业集团规模优势,将缫丝、绢纺、绣品、丝毯、蚕蛹、蚕沙等综合利用等企业联合起来,组建一体化公司。内设三个分公司:蚕蛹蛾食用开发公司、丝织绢纺股份公司和蚕种总公司。三是国家、集体、个体、合资、外资等一齐上,尤其要注重引进国内外大型工商企业进行综合开发经营。四是争取国家和省、市、县对大型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倾斜。五是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建市场,组织引导商贸流通组织与生产者见面,大力发展各种运销实体和营销大户,鼓励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购销服组织,千方百计开拓外埠市场和国际市场,扩展市场空间和增加市场占有率。

    3、建设目标:

    2015年,全县柞蚕坡森林覆盖率达到69%,蚕坡面积达到120万亩,新增点橡补墩面积达到70万亩,柞蚕放养量达到1.5万斤,柞蚕茧生产量突破6万担,绢丝绸产量达到250吨,手工丝毯年产量突破100万平方英尺,柞蚕丝被胎25万床,蛹蛋白提取丝肽、干扰素等高档产品500吨,整个茧丝毯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把南召打造成为全国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优质柞蚕茧生产、手工绢丝毯加工、柞丝绵被胎加工和蛹蛋白提取加工基地,使南召县成为中原地区乃至国家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柞丝绵毯贸易中心。

    4、建设重点及主要内容

    1)、柞坡资源的管护和建设

    柞蚕资源是老祖先留下的独特的宝贵财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都极为显著。但近年来,由于开矿、修路、建厂、“扒木黄儿”、采栎叶、种香菇等因素,使全县的柞坡资源破坏十分严重,柞坡面积逐年萎缩,同时,由于点橡补墩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柞坡密度渐稀。目前每亩150墩以下的“低薄稀”柞坡约70万亩,占总面积的67%,同时毁坡毁柞现象有扩大蔓延的势头,因此,今后应当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保护中改造提高,增加产叶量,扩大养蚕规模,保证蚕农增产增收。建设的主要内容:、1因地制宜,开发失养蚕坡17万亩。2、对坡改梯以来毁掉的蚕坡,因偏僻边远、水土流失、肥量耗尽造成荒芜的蚕坡,实行点橡植柞。3、对每亩150墩以下的蚕坡进行点橡补墩。4、治理蚕坡水土流失,对水土流失严重的蚕坡要综合治理。5、浅山薄坡蚕区每25——30亩配套建一座水窖和一个消毒池。6、每200亩蚕坡建设1亩柞蚕保苗场。

    2)加强蚕种生产的监督和管理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巩固国营原种场,膨胀集体良繁场,取缔个体场”的种子方针,对全县3个国营蚕场和30个乡村场的技术力量、生产设备、经营管理情况,认真摸底排查,整合蚕种生产资源资源。要严格遵照农业部颁发的《蚕种管理办法》精神,严格执行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制度,加强品种改良,提纯复壮,确保全县优质种子供应。建设的主要内容:1、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支持国营南河店柞蚕原种场进行育种、繁种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促使其蚕种生产水平的提高,尽快达到供应全县乃至整个河南省柞蚕高级种子的需要。2、完善规范乡村集体制种场,对设备齐全、技术一流、信誉好、质量高、规模近千斤的普种场,统一管理,统一技术和质量标准,统一计划生产供应,使普种年生产量稳定在8000-9000公斤水平。3、建立稳定的柞蚕良种繁育基地,达到连片集中繁育,降低微粒子病毒率,提高种茧质量。届时全县年繁育优质种茧80万斤。4、改扩建柞蚕良种繁育检验检疫网络。柞蚕良种繁育检验网络需在乡镇设14个检验站,蚕种场设31个检验点,形成全县上下一体的蚕种检验覆盖网络,确保蚕农饲养无毒放心种子。

    3、建设更加完善配套的蚕业技术服务网络

    一是要加强蚕业科技服务队伍建设。针对当前全县养蚕队伍老龄化,养蚕技术断层、人员青黄不接,在政策和资金上对蚕业技术服务队伍予以重点倾斜,建立健全蚕业科技服务体系,对蚕农进行有效培训,促进蚕业稳产高产。二是要强化技术培训。以蚕业局和蚕业协会为主,定期开展县、乡、村、组四级技术培训,三年内使全县蚕农轮训一遍。蚕业局和蚕业协会负责培训到各乡镇蚕站和各制种场,各乡镇蚕站和各制种场负责培训到蚕农,采取消毒药物、技术资料、技术指导跟着种子走的办法,根据蚕业生产的不同季节,多渠道、全方位灵活机动地举办各类培训班,把蚕农急需的稚蚕保护育和保苗防病实用技术传授到生产的关键时节。

    4、建设南召县万亩柞蚕生态高效示范园

    南召县万亩柞蚕生态高效示范园,以城郊乡东庄万亩柞坡基地为基础,辐射周边、带动全县100万亩柞坡上档次提水平,示范园内开展柞蚕保苗场建设、稀疏柞坡改造、柞树修剪技术、蚕病及虫害防治技术推广以及小蚕大棚保护育技术,高标准建设柞蚕生态高效优质柞蚕基地。

    5、建设南召县柞茧、丝、绵、毯、蛹深加工基地

    1)、重点建设现代化的柞茧缫丝和柞丝绵加工生产线,年产200万米绢丝绸、丝绵、床上用品及服装生产线;建设柞蚕茧深加工生产线2条;建设蚕茧储备库1.5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年新增蚕丝被产品25万条,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蚕丝总产值可达到12亿元人民币,可创汇6300万美金。项目实施后,年可自行消化一化性柞蚕茧及副产品1600吨,直接增加蚕农收入6000万元,可带动12000户蚕农从事蚕业生产,脱贫致富。项目建成后,除稳定本县的蚕业生产外,并对退耕还林、绿化荒山、保护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2)、重点建设柞蚕生物制药项目。为提高柞蚕的经济价值,增加蚕农的收益,将五龄柞蚕速冻风干,直接提取氨基酸壳寡糖、干扰素。蚕蛹综合开发药用蚕蛹虫草批量生产。年产蛹蛋白500吨,虫草300吨,年产值6亿元。投资分两期实施,一期固定资产投入2.8亿元人民币,利用征地300亩,建设蚕蛹蛋白提取生产线6条,建设内容为基建及制粉、提取蚕丝(状)蛋白,制取壳寡糖;二期工程固定资产投入2.5亿元人民币,实施干扰素制取及终端产品口服液生产。

    五、需要省政府直接扶持的方面

        1、把“一化性柞蚕”纳入河南省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范畴。按照将南召建成“全国优质柞蚕蚕茧基地”、“全省柞绢丝、柞丝地壁毯、柞蚕丝绵被胎加工基地”、“中原茧丝毯加工贸易中心”的目标,抓紧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把一化性柞蚕产业纳入到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战略进行规划部署,列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生态农业建设、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项目的建设范畴,作为全省农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扶持产业,林业、环保部门在制定退耕还林等规划时,将柞蚕作为适宜地区发展的重要产业。在规划内容上,不仅要重视柞园建设,也要统筹考虑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收购网点、缫丝、绢纺、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发展等问题。

        2、加强对柞蚕产业的政策扶持及资金投入。一是在财政上,对产业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的各级国有柞蚕种场给予资金支持,改善基础设施,完善更新现有设备,提高生产能力。全县三个国营柞蚕原种场和二十个普种场需扶持资金1000万元。二是柞蚕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实施“点橡补墩”工程、“闸沟垒堰”工程,茧;建立和推广柞蚕稚蚕保护育大棚,推行柞树修剪技术,提高柞坡密度及承载能力,增加和扩大放养量1.5万公斤。需扶持资金2000万元。三是实施退耕还林补贴、两种补贴等惠农措施。近几年来,中央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补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措施,但作为全国典型的一化性柞蚕主产区和原产地,却没有享受到国家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使我县在柞蚕品种更新、良种推广、品种资源保护不力、生产发展趋势严俊局面。建议对柞蚕良种和饲养蚕农进行政策性补贴,年需良种补贴1000万元。四是改革蚕种场体制。蚕种场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纳入财政全额拨付单位序列,全额拨付职工工资和良种场运行有关费用。

        3、挖掘南召丝绸文化,叫响“一化性原产地”品牌。把南召一化性柞蚕产业的发展纳入到“南阳丝绸之路”源头、南召楚文化旅游开发的范畴,加大柞蚕产业资源和产品的宣传,进一步打造南召柞茧、丝、绵、绸、毯的品牌,把柞蚕产业的发展与丝绸文化的发展融合起来,以旅游开发带动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柞蚕这一支柱产业,使南召柞蚕这一古老的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