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这个南阳人还有多少人记得?

    信息发布者:cct110
    2016-12-09 15:24:11   转载



    任访秋,原名维焜,字仿樵(访秋为其谐音),南召县太山庙乡梁沟人。任先生是著名中国文学史家、教育家,文史兼治,古今不隔,学问淹博,一生植兰种蕙,师泽广施。

    书斋中的任访秋

    出身耕读之家 5岁习四书8岁读三国

    1909年8月,任访秋出生在南召县梁沟村。

    任家是亦耕亦读的小康之家,他的父亲长期做乡间塾师,他懂医术,平时也行医补贴家用,几个儿子的幼年教育,都由他一手负责。

    任访秋从5岁开始随父亲读书,相继学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父亲认为《左传》故事易为孩子理解、记忆,因此也授以《左传快读》以及《古文观止》中的一些篇章。

    虽然当时已有上学堂的风气,但是因为年纪尚幼,8岁以前,他一直在家读书。这样的经历让他深受父亲的影响,对小说的充满兴趣,课余时间,他尽兴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小说,不知不觉对文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求学时的任访秋

    少年避匪患 省城求学忙

    上世纪20年代初,南召一带匪患严重,为了远离土匪,任访秋和哥哥结伴来到开封求学,经过半年准备,他考入了河南第一师范学校(河南大学前身,当时学历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由此,任访秋一步步走进了广阔而新奇的新世界。

    开封求学期间,他除了阅读鲁迅、周作人、冰心等人的文学作品之外,还对一些学术著作也很感兴趣。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梁任公讲演集》,胡适的《胡适文存》《国语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等。梁启超常鼓励青年追求学问,以学者自期,任访秋被他深深打动,决心倾注毕生精力从事学术研究。

    受到《鸟与文学》论文的启发,他将古典诗词、小说中关于杨柳的描写,都加以搜罗,然后归纳分类,梳理概括,发表了处女作《杨柳与文学》,由此步入了他付出一生心血的学术研究之路。

    晨星社结识终生挚友

    自从论文《杨柳与文学》发表后,任访秋的写作热情萌发,常有文章见诸报刊。因常向《河南民报》副刊投稿,他得到编辑陈治策的赏识。陈治策邀请了任访秋和几位年轻的同学成立一个文学社,出版定期刊物。

    社名定为“晨星社”,刊物就定名为《晨星半月刊》。创刊号很快出来了,刊载了任访秋针对茅盾三部曲的评论。这个刊物在开封受到了好评,大家很有劲头,接连出了五六期。

    小小的晨星社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社员间却结下了终生友谊,他们志趣相投,彼此激励。

    1947年河南大学师友社创办者合影,前排左二为任访秋。

    负笈北上师从五四名流

    1929年,即将毕业离校的任访秋早已立志继续深造,研究学问,但来自家庭的压力,突然使他踌躇难决。

    是年,豫南大旱,南召灾情严重,长兄来信,嘱咐他及早参加工作,好对家中有所接济。但此时,成为学者已经是他难以割舍的梦想。他顶住各种困难,决意前往北平考学。拿着本可以到南方参观的40块钱,负笈北上,追寻自己做学者的梦想。

    这年秋天,任访秋考取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因经济窘迫,他不上街不看电影,靠着给报纸投稿和给中学兼课来赚取生活费,坚持数年。

    在北师大期间,他的系主任是钱玄同先生,钱先生与鲁迅、黄侃等皆同学,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猛士”。钱玄同之外,任访秋还对胡适的课很着迷。当时胡适在北大任教,为了听胡适的课,任访秋每周跑到北大,一次不拉地听完了《中古思想史》。

    1981年任访秋(中)与姚雪垠合影(翻拍)

    拜师周作人 毕业任教洛阳

    1931年,正在读大三的任访秋考进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但不久自己的导师沈尹默就任河北教育厅长,他就成了挂名研究生。1935年,北大研究院完善制度,要求研究生必须到校完成学业,经与研究院协商,他的导师改为周作人,完成了论文《袁中郎研究》。

    早在数年前,任访秋与周作人曾有结束之宜,成为师生以后,他便更频繁的出入周宅,借书或请教问题。毕业后,任访秋返回洛阳师范任教,与周作人再未谋面。

    伏牛山中写就《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已为研究者普遍接受,而首倡者即为任访秋。1939年寒假前,任访秋接到河南大学文史系聘书(当时因抗战西迁在嵩县潭头镇办学),从此开始了与河南大学60年的缘分。

    在潭头的几年,成为他学术上收获颇丰的时期,任访秋先后出版了《子产》《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卷)两部书,成为他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期。即便以今天的眼光看,任访秋在封闭的伏牛山中写出的《现代文学史》,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任访秋文集》,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宝贵财富

    古稀之年卓然成家 晚年累得双目失明

    “不舍斋”是任访秋晚年书房的名字。“不舍斋”内,满目都是书,书架中密密实实,书架顶与天花板之间的空隙,全被书填满,而靠墙的地面上,也有一摞摞的书高过沙发。进了他的书房,就能感觉到什么是“书山”。

    1958年到1972年,任访秋先后被打成“右派”,带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那段蹉跎岁月,他很少能够发表作品,仅在60年代初,环境稍有宽松的时候,发表过几篇文章。

    任访秋70岁之后,赶上了学术界的春天,衰迈而勇进的任访秋研究成果丰硕,卓然为中原学坛葱茏的大树,庇荫着后学,激励着后学。他陆续在国内刊物上,发表了关于龚自珍、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吴沃尧、曾仆、钱玄同、胡适等人的论述,后集为《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是第一个近代文学个人论文集。

    他还发表论文集《中国新文学渊源》,被认为是具有开创性的著作。此外,他出版了《聊斋志异选讲》《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集》《鲁迅散论》等著作,还主编了《近代文学史》《近代文学大系·散文卷》等。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因过度用眼,早已高度近视的任访秋双目失明,再也不能看书、写作。

    2000年,任访秋在开封逝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师级人物,至此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

    作为学者,任访秋成就卓然;作为教育家,他从教60多年,说弟子三千并不为过。在中原学术界,他自渡渡人,营造出一片葱茏的绿洲。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